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中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官方网站!

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科学发展

全国服务热线
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
  • 2017
  • 2017
  • 2016
  • 2015
  • 2003
  • 2000


【普洱风尚】一场等了38年的珍贵聚会

——思茅制药厂老职工回厂记 A Meeting Waited for 38 Years


原云南省思茅制药厂厂部大门口




         2017220日早,位于普洱市思茅区龙旺井路12号的原云南省思茅制药厂厂部大门口,聚集了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操着思茅口音,但仔细分辨 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操外地口音的一男一女,他们明显不是本地人,但又与本地 人聊得格外火热,能看得出他们彼此之间曾有过非常深厚的情谊。

朱炳尧、陈绮纯 这对远道而来的夫妇,在离开思茅38年后,终于与他们的老同事们见面了!



承载着历史印记的风云企业


龙旺井



龙旺井,虽然是个地名,但真的有一口井。它建于清朝,井深8米,井壁呈六面体,用砖砌成,砖大而厚实,井口用长条石搭砌成两个井口,以方便人们取水,俗称“双眼井”。井水常被用来泡制普洱茶以及在节日期间,作为供奉祖先或为神像沐浴的圣水;古水井是人工开凿来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用水的设施,与人的关系密切。古井甘泉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人们珍爱甘泉,因为它寄予了太多的历史记忆,它对研究思茅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是思茅区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旅游资源,受法律保护。201258日,思茅区人民政府将龙旺井列为思茅区文物保护单位。

与承载着沉甸甸历史印记的龙旺井比邻的思茅制药厂,可以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思茅的风云企业之一。在老思茅人眼里,总站、制药厂、糕点厂、机械厂等,都是他们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制药厂退休的纪兆平讲述药厂历史



据从1974年进厂一直到退休的纪兆平介绍,思茅制药厂是地管单位,是思茅地区“工业学大庆”的典型,在当时相当风光。经常作为思茅地区党政机关接待友好客人时必去参观的地方,最高级别接待过柬埔寨宾努亲王。纪兆平进厂后,一直在办公室工作,做过基建、供销科工作,还在车间工作过两个月,企业改制后下岗退休。






外地大学生在思茅的九年记忆



朱炳尧与老同事们相聚在一起



47年前,上海小伙儿朱炳尧和福建泉州姑娘陈绮纯,从位于南京的中国药科大学毕业,1970年他们随着另外8名外地大学生被分配到云南工作,来到成立于1969年的思茅制药厂工作。从此,这对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在思茅制药厂度过了整整九年的时光(1973年两人结为夫妇)。朱炳尧和陈绮纯分别被分配在酊剂车间和丸药车间,因为学历高、懂技术,在药厂很受重用,是思茅制药厂建厂后的第一代技术员,是有正规医药院校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

夫妇二人都是制药专业高级工程师(副教授级及正教授级)。在思茅药厂工作成果主要有:把虎骨木瓜酒及十滴水由浸渍法改为渗漉法,不仅改进了剂型又提高了质量和产量;牵头组建了药厂第一个化验室及试验室,试制了药用氯化钾及亚乎奴碱一(2)(从傣族草药老鼠耳朵草中提取的一种麻醉药),后来经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进一步提纯及人工合成研制成一类新药——傣肌松而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牵头研制灯台叶糖衣片,并筹建了包糖衣片工作间。

朱炳尧和陈绮纯均是试制天然精制樟脑(并达到英国药典标准)的主要技术人员之一,其他技术人员还有郭守模和练忠舜;并自行设计制作樟脑升华釜及渗漉桶(用于酊剂车间渗漉十滴水及虎骨木瓜酒)。天然精制樟脑出口是思茅地区当时第一个能按国际标准出口创汇的工业产品,所以意义重大。




陈绮纯终于见到了老同事们



1973年以后朱炳尧牵头迁建新的片剂车间及锅炉房,此后片剂车间才有了包糖衣设备,也开始生产包糖衣的中药浸膏片(技术质量要求较高的药片)。因为江城有钾矿资源,所以有了开发药用KCl和注射用KCl中试研发项目,试验是成功的,当时朱炳尧撰写的技术论文《注射用KCl提取工艺路线研究》一文就发表在《中国医药工业杂志》上,它是思茅药厂建厂来第一篇发表在国家级科技刊物上的科技论文。

1978年朱炳尧和陈宝珠去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参加亚乎奴碱一(2)新产品新工艺攻关试验工作,为期半年,陈宝珠因工作及家庭原因先期回思茅。朱炳尧留下继续攻关。此项目一年研发成功,收载入90版《中国药典》。并在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个科研成果是当时思茅制药厂科技人员的辛劳付出的结果。

当时朱炳尧负责和上海外贸进出口洽谈相关出口业务,并负责产品出口要求的化验技术及工艺改进工作,直至1979年调回嘉兴工作。朱炳尧调回嘉兴市制药厂即仼厂生产科长及检验科长,1983年底即仼命为正厂长(时年36岁,正科级),上仼后第一年企业即盈利300多万元,产值上亿元,是当时浙江省十大药厂之一。1984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及卫生部的大输液GMP技术改造现场会在嘉兴药厂召开。在全国医药行业大输液生产厂中获好评。



朱炳尧与还在车间工作的老同事儿子交谈



因陈绮纯父母身边无子女照顾,1986年9月,朱炳尧和陈绮纯被调到泉州市第二制药厂(福建省第二大规模抗生素生产厂有员工700多人)当生产技术厂长。1991年,因浙江嘉兴市委组织部及市医药局派人到泉州市委,把朱炳尧一个人调回市药业公司当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陈绮纯留在泉州任新产品开发部主仼直到退休,她是泉州市八届政协常委、泉州市民革副主委,二人堪称“国共合作”。

朱炳尧又调市医药公司当总经理兼书记,市府医药行业办公室主仼(正处)及市医药局工作,从市医药集团公司领导岗位上退休后回泉州养老。到泉州又被相关外资药厂及医药集团公司聘任为老总、总监、总工程师,直至2016年初才告老回家,颐养天年,才有了38年后思茅故地重游、老友重逢的佳事。这是1979年他们离开思茅以来,第一次回来探望思茅制药厂的老同事们。

朱炳尧说,在云南工作九年,思茅药厂的蒋书记、桂副厂长及各生产车间的老工人和老党员身教言传对他影响很大。他药大读书(六年)是班长兼团支书,自认为很要求进步了,但和思茅药厂的许多党员干部和老工人相比,感到各方面差远了。所以在思茅制药厂的九年,是他参加工作后受到锻炼和影响最大的九年,为他以后23年在领导岗位上能有所作为、廉洁奉公起了潜移默化的正能量作用。



陈绮纯与过去同一车间工作的老同事们相聚在一起


陈绮纯说,47年前她被分配到思茅制药厂,药厂当时有一百多人。由于技术人员比较少,他们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虽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猪肉一个月半斤,油一个月二两;但是,她与药厂的同事们感情很深,她感觉这里的人很朴实,彼此相处像亲人,“这里的人很不一样”!





叙旧的话说也说不完



上世纪80年代,厂里的老李曾去浙江找过他们,来来回回很是不容易。过去,从福建泉州坐车到昆明,要从鹰潭转车,总共需要四天的时间,从昆明到思茅,又需要三天时间。在思茅工作的九年当中,陈绮纯每年过年回老家,路途上,一个单边就要折腾七天,来回就需要近半个月的路途时间。今年15日昆明通高铁了,交通变得方便多了。思茅这边的老朋友一直邀请他们过来相聚;而且,很多老朋友都不在人世了,趁还可以走得动,已经73岁的她便下定决心来思茅一聚;这也是他们夫妇一直以来的夙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聚会在浓浓的怀旧氛围中展开。“我很想念你们啊!”“我们也想念你!”“过去条件艰苦,现在汤圆白酒,加倍给你们吃!”,一句句亲切感人的话语,从老人们的口中自然流出。



撑起思茅制药厂蓝天的老一代药技工们


82岁高龄的张秀英老人讲述药厂的故事



思茅制药厂组建的时候,当时只有八个人(如今仍在思茅的只剩四人)、三口大铁锅。34岁进厂、如今已82岁高龄的张秀英老人就是其中之一。笔者在她裸露的胳膊上注意到斑斑点点,据说那是在勐海乡下做樟脑药材初制时候留下的痕迹,药锅意外发生爆炸,溅了她两个胳膊滚烫的药水。那个年代,老药工们就是这样以身试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一丝不苟工作的。





制药厂的第一任厂长书记姓普,药厂大门口的那棵高大的白蜡树就是他亲手栽下的。熟悉思茅解放史的人都知道,最早解放思茅的是二野刘邓大军的陈赓兵团13军第39师(后调防四川内江),他们从广西包抄过来,途经开远、建水、元江等城镇,直抵思茅。蒋洪书就是从该部队转业来到厂里的第二任党支部书记。老革命出身,技术上显然不是特长,但为人作风正派、和蔼可亲,大家都很尊敬他。

早期担任药厂技术骨干的是官少尧、郭守模、桂八昆、高国贞、这些听起来响当当的名字。除此之外,药厂技术员中,还产生了上海交大研究生学历的原思茅地区行署副专员、正厅级巡视员龚丕富这样的官员,老革命蒋洪书后担任思茅地区商业局局长。




思茅地区制药技术的第一个高级工程师叫官少尧。据他女儿官一翎介绍,父亲是中专毕业后支边来到思茅,曾在思茅卫校讲课。官少尧是思茅制药厂的创始人之一,后调宁洱县组建宁洱制药厂(原普洱县制药厂),后普洱县制药厂与思茅地区制药厂形成商业竞争,又把官少尧调回思茅制药厂任厂长,后又调到思茅地区医药公司(现淞茂集团前身)担任总经理直至退休。

郭守模,四川人,在用樟脑树提炼樟脑攻关时,殚精竭虑终获成功,却当功成名就时英年早逝,全厂人皆为之悲痛不已。


桂八昆的长子桂明为聚会的老人们拍合影



身为昆明人的桂八昆是位中药材鉴别和炮制方面的专家。解放前,从十一岁开始,就在昆明著名四大名医之一的戴家做学徒。过去资本家开药店,对学徒要求很高,通常是让他们蒙眼识药,所以桂八昆自小便练就了这项看家本领,这给他日后进入制药行业及从事质量把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解放后,他在省药材公司工作,1958年支援边疆来到思茅地区药材公司工作。组建制药厂后,被调到制药厂从事生产管理工作,是思茅制药厂第二代厂长。

桂八昆靠人工鉴定虎骨的本事,让人赞叹不已。据说,一堆虎骨放在他面前,他一看便知,哪块虎骨属于哪个部位,竟然可以拼出一整套完整的虎骨骨架来。不仅如此,他本人行事正直认真,子女用一张制药厂的信笺纸都会挨骂。

如今,桂八昆夫妇已经不在人世,他的长子桂明为了这次聚会特意请假,忙前忙后为老人们拍合影,主动接送一些老人们到聚会地点。他说,如果父母亲还在,一定会为今天这次难得的相聚而感到欣慰的,这简直就是思茅制药厂人的一场盛大节日!

同属药厂技术骨干的还有高国贞,天津人,工农兵大学生,当时是以工人身份被招进药厂,后调回天津工作,现已去世,但大家都没有忘记他为药厂做出的贡献。


思茅制药厂的主打药品





曾任副厂长的冯中扬介绍药厂制药品



曾任副厂长的冯中扬(1969年进厂,1992年退休)介绍,思茅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品种多、批量少,都是老百姓常用药,大部分销在省内,省外主销血竭。以前,血竭靠进口,国内是没有的。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创始人蔡希陶教授,带领一批青年科技人员,于1972年首次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孟连县境内的石灰山上发现大片龙血树。从此,国产血竭才得以诞生,且其疗效优于进口的血竭(以棕榈科植物为原料加工),填补了我国医药史上的一项空白。上世纪 80年代,厂领导官少尧和技术员镇沅人薛怀玉(女)攻克了血竭制药技术,从此思茅也开始生产血竭供应全国



虎骨木瓜酒瓶子(桂明供图)

当时“思药”牌注册商标上有孔雀标志(桂明供图)



思茅制药厂生产的药品分为:膏剂、丸剂、酊剂、散剂、片剂五大类,共54个品种。大家熟悉的酊剂有虎骨木瓜酒、十滴水;片剂有清肺抑火片、银翘感冒片、羚羊感冒片、龙血竭片;丸剂有香砂养胃丸、大山楂丸、补中益气丸、营养四合丸、樟脑;膏剂有马鹿胶。

除此之外,还有治疗疟疾特效药氯喹代加工业务,生产的樟脑属于国家免检认可的一级产品,质量符合欧洲英国标准。




企业发展的前世今生



药厂退休的老会计李凤珍(左)




据药厂退休的老会计李凤珍(1969年进厂,2004年退休)回忆1969年建厂至1997年为国企经营。1998年后,昆明振华制药厂因污水处理问题,与省医药公司下属企业联姻未果,从而找到思茅制药厂要求联合生产经营;由此,思茅制药厂与省医药公司开始合作,从国有制改成集体所有制,更名为南天制药厂。2002年改成大唐汉方,从集体所有制又变为私有制。2003年,思茅制药厂成为思茅第一家股份制改制企业,被称为大唐汉方制药,并运转至今。目前,该企业的主打产品还有血竭系列片、灯台叶片等。



大唐汉方制药厂



在全国掀起国企改制期间,正是思茅制药厂最困难时期。企业职工在最后一任国企厂长刘宝(现为淞茂医药公司老总)率领下,为生存而绞尽脑汁、苦苦挣扎。在生死存亡之际,刘宝经理为大家做下了两件大好事:一是为每一个职工建了一套安置房;二是通过土地置换,为全厂职工争取到改制后企业15%的股份,做到人人持股(2016年这部分股份,已经完全出让给控股方),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聚会合影     桂 明摄



昔日风光的思茅制药厂,在47年的风风雨雨中已经消失殆尽,但不变的依旧是过去亲人般的情谊,朱炳尧、陈绮纯夫妇带来的这场38年后的聚会,不仅勾起了老药工们对过去“激情燃烧岁月”的回忆,更为这份情谊增添了些许光亮的色彩,成为参加这场聚会的所有人心中永存的温暖。





 尊重生命  科学发展

 ——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改革发展纪实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创新,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步入了崭新的发展空间。1224日,云南大唐汉方医药科技园工程启动暨奠基仪式隆重举行,标志着大唐汉方制药发展步入了的“快车道”,也标志着我市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开始加速前行,必将有力推动普洱大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普洱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普洱做实做强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打造特色生物产业基地,推动大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唐汉方制药依托普洱得天独厚的绿色生物资源,以“尊重生命、科学发展”为理念,坚持绿色健康、服务社会的方针,视企业的信誉、质量、服务为生命,坚持不懈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以新药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原动力,不断推出新产品和优势产品,满足转型变化的市场需求,使企业生产经营逆势上行,走出了一条靠创新驱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靠科技开发求生存、赢市场的快速发展之路。

历经10余年的艰苦奋斗,公司年销售额5000余万元,利润1000余万元,税收近800万元,总资产1.1亿元。2016年,公司开始整合销售业务,预计年销售额将达3亿元,利润3500万元,税收3500万元,并将实现新三板上市。

是什么举措使得大唐汉方制药一步步发展壮大,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走进大唐汉方制药,一同感受公司的发展律动。

改革篇:改制重组激活内生活力

翻开历史画卷,一幅幅大唐汉方制药人艰苦创业、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披荆斩棘的画卷历历在目……

谈及公司的发展历程,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董事长朱光荣感慨万千。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是民营股份制制药企业,成立于2000年,现厂区坐落在思茅城区美丽的洗马湖畔,占地面积50余亩。公司前身为国营思茅地区制药厂,经过多次改制、重组,剥离了国有资产,收购了集体资产,引入了战略投资,并于20167月完成了股份制改造,现有股东10人。

走进大唐汉方制药厂区,一个“花园式”的企业展现在眼前,龙血树、灯台叶树等药用树种茁壮成长、绿树成阴生产车间里,员工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精心操作,包装药品,让人感受到快节奏、高运转的企业脉搏。

曾经一渡濒临倒闭的企业,今天竟然实现了“腾飞”, 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大唐汉方制药如何走过?“在制药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大潮中,只有摆脱旧体制的束缚,企业才能站稳脚跟向前发展,而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就会制约自我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朱光荣感触地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大唐汉方制药一步一个脚印,逐步将一个困难重重的国有老企业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为克服企业基础薄弱、资金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等困难和问题,先和云南盘龙云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引进投资建设了大型制药设备;后与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引进生产资金共同生产灯台叶系列产品,并于20002月组建了思茅南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使“云医”的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优势与企业的产品及品牌、基础设施、人员劳力和当地丰富的药物资源相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大唐汉方制药迅速发展成为普洱本土的一个税利大户。

同时,为适应国家对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规范(GMP)要求,2002年,公司再次进行了改革重组,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其拥有的51%的股份转让给云南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有限公司,于200310月实现了思茅南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与云南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有限公司的企业重组,随后进行了增资扩股并更名为云南大唐汉方制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拥有总资产4000多万元。

大唐汉方制药重组后,坚持普洱市“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战略,及时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产品结构,明确发展重点,致力发展具有云南特色的绿色植物药,打造集研发、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企业,公司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实现了生产、销售、利润、税收逐年稳步增长。公司已发展成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知识产权试点企业、云南省技术中心。

  质量篇:科技创新打造金字品牌

众所周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任何一个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面前站稳脚跟,只有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探索新发展途径,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大唐汉方制药以创新求发展,立足普洱当地特色生物资源,以现代科技为手段,致力于发展以植物药为主的集新药研发、药材种植、药品生产和药品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并以龙血竭系列产品、灯台叶系列产品作为公司科研、种植、生产和销售的重点品种。

公司领导带领技术人员积极进行新剂型的研发、新品种的申报,走出了一条自主研发的发展道路。历年来公司申报了8项发明专利,其中获得4项受理通知书,2项发明专利。公司主持开发了以龙血竭为原料生产的龙血竭片(结肠溶衣)、龙血竭胶囊(结肠溶)、龙血竭含片系列产品,取得国药准字批文,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龙血竭片(结肠溶衣)属我国首个中药结肠定位给药制剂,成为《中国药典》结肠定位给药制剂标准,销售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60%;龙血竭片(肠溶衣)成为国内首创、科技含量高的定位给药制剂,龙血竭系列产品也因此成为国药医保品种。同时,公司还利用自身生产技术、设备、检验仪器及科技人员的优势,研发生产普洱速溶茶、普洱茶泡腾片、普洱茶含片、普洱茶胶囊等新产品。

大唐汉方制药历来高度重视产品质量,视质量为生命。对此,公司大力实施质量兴企的发展战略,以保持龙血竭和灯台叶系列品种的质量领先为目标,近年来公司先后通过了三次GMP认证,其中200310月正式通过国家制药行业的GMP认证,成为全市首家步入国家标准化、规范化行列的制药企业;20138月率先在云南省通过了国家新版GMP认证,质量管理水平等到了较大提升。公司生产都严格按照GMP的相关要求进行,生产的产品由质量控制部QA现场监督,再经质量保证部QC进行检验,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向社会回应了“恪守质量诚信,践行社会责任”的质量承诺。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建设,公司的“思药”牌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普洱市知名商标,“思药”牌龙血竭片(肠溶衣)2013年获得云南省名牌产品称号,多年来产品质量合格、稳定,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口碑。

目前公司拥有56个药品批准文号,主要品种有龙血竭片(肠溶衣)、龙血竭含片、灯台叶片、香砂养胃片等,其中与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合作开发的结肠定位给药制剂龙血竭片开创了国内中药结肠定位给药的先河,疗效显著、独特,深受市场及广大患者的青睐。此外,公司具有一定规模的灯台树、龙血树等药材的规模化、规范化GAP种植基地,具备一定的研发生产能力,并具有龙血竭片(结肠溶衣)、龙血竭胶囊(结肠溶)、龙血竭含片、灯台叶缓释胶囊等专利产品,为公司包装上市融资奠定了较为厚实的基础。

在生物制药强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大唐汉方制药不畏艰难,依靠自主创新拓展市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走得坚强,成为实力强劲的现代生物制药企业。而作为我市生物医药行业龙头企业,大唐汉方制药在带动农民增收、增加财税、扩大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展篇:勇攀高峰做大做强企业

一次次突破,一次次革新,十余年蜕变,大唐汉方制药已成为一个敢于创新、奋勇争先的真正强者,正是一点点蓄积的力量和一步步坚实的脚印让大唐汉方制药不断向前发展。

随着公司的高速成长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现有的龙旺井厂区的设施、设备、产能已不能满足现在产销和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普洱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在普洱工业园区木乃河片区购买了72亩用地,拟投资2.3亿分两期新建云南大唐汉方医药科技园。其中,一期为药品生产基地投资1.1亿元,已开工建设,预计20176月完成土建工程,201712月试生产;二期为健康食品和科研楼,预计20191月开工建设,工期两年。项目完成后可形成年产值10亿元,缴税2亿元以上,利润1.5亿元的规模。

大唐汉方医药科技园项目规划用地面积约为48206. 7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43599.93 平方米。按照设计规划,大唐汉方制药将把园区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数字化中药、保健品、食品提取车间;建成11亿片生产能力的中成药生产线,建成符合GMP规范要求的保健品、食品生产车间以及配套的科技楼、仓储设施、办公楼。完工后基地将具备十亿产值,亿元税收的产能。医药科技园区建成后,公司将继续坚持“尊重生命,科学发展”的理念,按照普洱市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和依托优势生物资源,坚持绿色健康、服务社会的方针,把公司做大、做优、做强。

建设医药科技园是大唐汉方制药新的目标、新的梦想,大唐汉方制药将致力于把公司建成具有区域辐射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和带动产业链相关企业、农户,旨在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集药材种植,药品、食品研究、制造,医药、健康食品、健康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为普洱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大唐汉方现代医药科技园项目启动是普洱工业园区的一件大喜事,项目建设给普洱工业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普洱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苏建波感触地说,生物药产业是普洱工业园区打造绿色生态工业园区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大唐汉方制药把握市场、志存高远,在普洱工业园区投资2.3亿元新建医药科技园项目,依托普洱丰富的生物药资源,建设药品和保健品生产基地,准确地把握了投资发展机遇和市场拓展空间,项目建成后将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优化园区的产业结构,推动普洱市生物药产业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而今迈步从头越。经过公司数年来的努力,大唐汉方制药生产、销售都取得了突破,带动了本地工农业的发展,为社会分担了就业压力。大唐汉方制药的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被当地政府授予“优秀民营企业”的荣誉称号。

朱光荣说,如果说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离不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大唐汉方制药将在专注做好药品生产的同时,把健康食品生产纳入公司发展规划,投资研发和生产保健品及绿色健康食品,并积极上市新三板,在电子商务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层面的储备工作,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力争把公司建设成为大健康产业的全国名誉企业。

7月20日,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变更为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注册资本金4500万元,股东结构如下:


发起人名称

认购股份(股)

持股比例(%)

朱光荣

16,200,000

36

李建群

7,650,000

17

彭野晟

6,300,000

14

云南国道茶科技有限公司

5,850,000

13

深圳易聚新三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5,400,000

12

王俊

1,350,000

3

范晓莉

900,000

2

北京泛华新兴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450,000

1

朱丹阳

450,000

1

喻伦飞

450,000

1

合计

45,000,000

100

12月2日,公司完成增资扩股,并完成了对思茅制药厂整体资产的并购,同时引进了战略投资深圳易聚资本。工商变更完成后,注册资本金变为1942万元,其中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持股74%,王恩红持股14%,易聚新三板投资中心持股12%。


10月18日,云南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有限公司完成对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持51%股权的收购,并进行了增资扩股,经工商核准后,公司名称变更为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注册资本金1000万元。云南澳门新莆京网络平台有限公司持股60%,王恩红持股25%,思茅制药厂持股15%。


2月15日,经工商核准,成立思茅南天制药有限公司,云南医药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出资¥162万元,占出资比例的51%;云南省思茅制药厂出资¥156万元,占出资比例的49%。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0871-68321770
联系地址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开发区海源中路汇金大厦A座17楼